別只關心茶葉,水的選擇同樣重要
清代張大復在《梅花草堂筆錄》中說:“茶性必發于水,八分之茶遇水十分,茶亦十分矣;八分之水試十分之茶,茶只八分耳。”由此可以看出水的品質是決定茶湯品質的一個重要因素。
清代張大復在《梅花草堂筆錄》中說:“茶性必發于水,八分之茶遇水十分,茶亦十分矣;八分之水試十分之茶,茶只八分耳。”由此可以看出水的品質是決定茶湯品質的一個重要因素。
那么問題來了,用不同的水沖泡茶葉到底會有哪些不一樣的地方呢?針對這個問題,我們一起來做個小實驗。
本次實驗選用綠茶茶葉、純凈水、自來水,將沖泡好的綠茶茶湯在常溫天氣下放置一周會產生怎樣的變化呢?
(圖中左側為純凈水沖泡,右側為自來水沖泡)
通過圖片記錄可以看出:
用純凈水沖泡的茶葉,茶湯顏色碧綠明亮,靠近茶湯時,能聞到淡淡的茶香;但使用自來水沖泡茶葉,茶湯顏色在第三天已經開始變深、變黑,到了第七天甚至呈現出暗褐色,不僅聞不到茶香,在茶湯表面,還能夠看到一層油脂。將茶湯倒出后,玻璃杯杯壁也沾染上褐色的茶湯痕跡,這是什么原因呢?
大家都知道,自來水來自于江河湖泊,通常自來水廠會用大量含氯漂白粉對水進行消毒處理,而氯化物過多會和茶葉中含有的咖啡、茶堿、可可等成分發生反應,在茶湯表面形成一層油脂。
另外,水的PH值,也*是酸堿度,它是對茶湯顏色產生影響的一個重要因素。通常情況下,PH值越低,茶湯顏色越淺。而自來水的PH值相對較高,呈堿性水質,堿性水中的氫氧根離子,會促使茶湯中多酚類物質產生不可逆的氧化,形成一系列的氧化產物,如茶黃素類、茶紅素類和茶褐素類等,從而改變茶湯的湯色和口感。
不過,家庭飲用的自來水,經過適當的凈化處理,還是可以用來泡茶的。比如將水盛放在干凈的容器中,經過*一夜的沉淀后再使用;或是在燒水的時候,將水壺蓋子打開,讓水燒開后再沸騰三分鐘,使水中的氯氣揮發掉。
但*有效的辦法是使用凈水設備過濾水中的雜質,除去有害物質,中和水中的酸堿度,然后再使用,這樣泡出的茶湯,自然可以保留原有的色澤和香氣。
